建设激励性团队的原则
1. 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
制度化是规范团队管理的基础,也是建立激励性团队的关键所在。缺乏制度化管理的团队,仅仅依靠人性化因素往往不能保证效率,导致公平的缺失。激励性团队的建立既要注意认真设计合理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奖励措施,又需要团队领导者或管理者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并切实地贯彻执行。
2. 领导推动与全员参与相结合
建立激励性团队离不开一系列激励性制度。它涵盖团队的愿景、目标、任务等多个方面。领导的支持推动反映出建立激励性团队、提高激励水平和促进团队成员利益的信心与决心;团队成员的参与才能使制度付之于实践。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最终提升团队业绩。
3. 长期激励计划与短期激励目标相结合
对于一个激励性团队来说,其激励资源既要有在较长时间后能分配的,又要有在短期内能兑现的。短期的激励目标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相结合,而长期的激励目标与团队的长远发展规划相结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个长期的远大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短期激励目标的达成能立即起到直接的、具体的作用,而长期激励目标的达成需要全体团队成员持之以恒的努力。
4. 适度竞争与相对稳定相结合
团队成员进入某一团队,标志着该团队成员职业得到了暂时的稳定,并且希望维持这种稳定。但是,过分的稳定容易扼杀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引入适度竞争是非常有必要的。适度的竞争机制能够保持团队旺盛的活力,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培植团队成员的创造能力。片面地强调稳定或极度竞争都是不可取的,适度竞争和相对稳定相结合,更有利于团队发展。
5. 满足需要与引导需要相结合
满足团队成员的需要,是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的关键。但是,无限制地满足团队成员的需要,会增加激励的成本。激励性团队的目标是最终实现团队的整体目标,而不仅仅是个人需要。因此要引导团队成员的需要。对团队而言,可以通过培养团队文化和同化教育等措施来影响和修正团队成员的价值体系,从而影响团队成员的需要及其结构。